10月26日,一则来自伊拉克北部的声明,让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土耳其库尔德问题迎来新转折——库尔德工人党正式宣布,将从土耳其境内撤出全部武装人员,目的地指向伊拉克北部。该组织明确敦促土耳其政府尽快推出“法律和政治举措”,为和平进程铺好“落地之路”。

这不是库尔德工人党第一次释放和平信号。今年以来,这个1979年成立、曾因寻求“库尔德独立建国”与土耳其政府冲突40余年的组织,已经连续做出关键转向:3月宣布全面停火,5月解散武装斗争结构,7月其厄贾兰直接放弃“独立目标”,强调“解除武装是当前核心任务”。而此次“全部撤出武装”,相当于把此前的“口头承诺”变成了“具体行动”。

对土耳其政府而言,这是一次“阶段性胜利”。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发言人厄梅尔·切利克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回应,称此举是土政府“无恐怖主义的土耳其”目标的“实质进展”,将推动议会为和平进程构建“积极框架”。但在不少关注这一问题的民众眼里,“撤出武装”只是“和平的敲门砖”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——那些撤出的武装人员如何合法融入社会?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积怨如何用政策弥合?曾经的冲突造成数万人死亡,这些创伤又该如何修复?

回想过去40年,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的冲突像一根“刺”,扎在两国(地区)民众心里:爆炸、袭击、流离失所,无数家庭因为战争破碎。对库尔德民众来说,“撤出武装”意味着“不用再躲着炮弹生活”;对土耳其普通民众而言,这意味着“街头不再有莫名的恐慌”。但和平从不是“一步到位”的事——就像一位在伊斯坦布尔做小生意的库尔德商人说的:“我们想要的不是‘停止开枪’,是‘能一起坐下来喝茶’。”

武装撤出的第一步已经迈出,但要让“和平”真正扎根,需要的是更具体的行动:土耳其政府能不能出台针对库尔德群体的平等政策?库尔德工人党能不能彻底完成“非军事化”转型?国际社会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斡旋与支持?这些问题,没有一个是容易回答的。

从“武装对抗”到“撤出武装”,库尔德工人党的转向,本质上是对“生存与发展”的重新选择——毕竟,没有哪个民族愿意永远活在战争里。但和平从来不是“终点”,而是“起点”。就像声明里说的:“我们迈出了第一步,接下来要看土耳其政府的诚意。”

对持续多年的土耳其库尔德问题来说,这一天,或许是“告别过去”的开始,但要走到“拥抱未来”的那一步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