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底的2025东京车展上,一款贴着“Sharp”标的银灰色MPV停在角落,却比不少超跑更赚眼球——不是因为造型多扎眼,而是路过的人都会停下嘀咕:“这不是做电视的夏普吗?怎么开始造车了?”

11月1日,夏普终于把“问号”变成了实锤:首款纯电MPV LDK+将于2027年正式上市,基于富士康电动汽车平台打造,目标是把汽车变成“客厅的延伸”。这个消息像颗石子扔进湖里,溅起的涟漪里,藏着一代家电巨头的“求生焦虑”。

从“液晶之王”到“电视边缘户”:夏普的日子不好过了对于80、90后来说,“夏普电视”曾是“高端”的代名词。2004年,夏普AQUOS液晶电视以28%的全球占有率登顶第一,把飞利浦、索尼都压在身后——那时谁能想到,20年后的夏普会在电视市场里“查无此人”?

2025年上半年的全球电视出货量数据里,三星、TCL占着前五位,夏普被归进了“Others”;中国市场更现实,第三季度国产电视占了96%的份额,包括夏普在内的外资品牌加起来还不到5%。财务报表更扎心:2022、2023财年连续亏损超千亿日元,直到2024财年才勉强把利润扭正,但营收还是下滑了7%。

“电视业务已经啃不动了,必须找新的蛋糕。”夏普内部员工今年年初的这句话,现在看更像“提前剧透”。

又一家电巨头官宣造车

其实夏普的造车计划早有伏笔。去年9月,它就宣布要联合富士康、日本初创公司FoloFly进军电动车,这次的LDK+算是把“画饼”变成了真车——但它没选“卷续航”“卷加速”的常规路线,反而把宝押在了“客厅的延伸”上。

什么是“客厅的延伸”?简单说,夏普想把自己在家电领域的“老本行”搬进车里:比如车内的超大中控屏,可能延续AQUOS电视的色彩调校;比如联网功能,能同步家里的影视会员、智能设备;甚至连座椅的舒适度,都参考了客厅沙发的人体工学。“我们不造‘交通工具’,造的是‘移动的生活空间’。”夏普汽车事业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说。

这个方向让网友吵成了“两个阵营”:
有人觉得“这步走对了”——“家电企业做智能座舱本来就有优势啊!屏幕、系统整合、用户交互,这些夏普做了几十年,比很多新势力更懂‘怎么让用户用着顺手’”;
有人立刻泼冷水:“造电视和造车是两码事!电池、底盘、自动驾驶这些核心技术,夏普有积累吗?别到时候把车做成‘带轮子的电视’,好看不好用”;
又一家电巨头官宣造车 还有人带着点感慨:“当年的液晶巨头要靠造车找活路,真是时代变了。想当年我家第一台液晶电视就是夏普,现在居然要开着夏普的车上班?”

争论的背后,其实是传统家电企业共同的“生存困境”:当电视、冰箱这些“家庭刚需”变成“存量市场”,当年轻人的注意力从“客厅屏幕”转移到“移动屏幕”,转型成了必须做的选择题——只是夏普选了最“重”的那条路:造车。

从“客厅里的屏幕”到“移动的客厅”,夏普的逻辑没变:始终绑定用户的生活场景。但这一次的挑战,比当年做液晶电视时难上十倍——造车不是“换个屏幕尺寸”,要拼电池技术、供应链管理,要过碰撞测试、资质认证,还要说服消费者“我不仅会做电视,还会做安全的车”。

2027年的LDK+能不能卖得好,现在没人能打包票。但至少,夏普没躺在“液晶之父”的功劳簿上等死——它愿意把过去的辉煌清零,重新站在“造车新人”的位置上,跟年轻人聊“移动的客厅”。

这大概就是传统企业最动人的“求生欲”:不是固守过去,而是跟着时代,重新活一次。

又一家电巨头官宣造车

至于结果?2027年的街头,等我们看到挂着夏普标的MPV开过时,再评说吧。